央廣網北京5月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世界銀行近日發佈2011年"國際比較項目"報告,預測稱,中國今年可能超越美國,一躍成為全球頭號經濟體。由於此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總量要在2020年前後才能超越美國,所以世行這一新論點引起全球各大媒體熱議。
  在當地時間4月29號,世界銀行國際比較項目局(ICP)公佈的數據顯示,中美之間的經濟規模正在縮小,201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GDP達到了美國的87%,那麼這樣來判斷可能今年中國就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比此前預計2020年前後的時間提前了整整6年。世行稱,ICP的統計是基於購買力評價法PPP,將各國的例如GDP等經濟衡量指標換算成統一的貨幣單位,比匯率換算法更能直接衡量貨幣購買率。在目前來看,衡量國際間的實力除了匯率法也就是PPP了,簡單來說,PPP其實就是基準單位貨幣擁有相同購買力的本國貨幣數量,比如說在美國我們買一個巨無霸漢堡是3美元,在中國是需要15美元,那人民幣兌美元就是1:5,這樣來看PPP就是5。
  對於中國被提前進入了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說法,其實外媒的評價是非常多的,英國廣播公司就說,對於一個國家的百姓而言每個月領到的薪水相較於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說其實重要得多。而英國的《金融時報》援引參與報告準備工作的人士的話表示,一年前其實曾有一場關於這份報告的大規模激辯,而中國反而拒絕這份報告。文章也稱,中國之所以拒絕炫耀成功主要原因是中國不希望承受伴隨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來的國際壓力。中國政府對於中國成為全球第一的國際預測成長表現出了迴避態度,像首爾經濟分析師說如果中國成為世界經濟老大的說法成為公認現實,那麼外界要求人民幣升值等經濟負擔將持續增大,特別是在中國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出口導向型經濟的情況下,中國是沒有必要提前招來其他國家警惕的目光。此外,中國的貧富差距也在繼續加大,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稱號其實對中國來說意義不大。像德國新聞電視臺則認為,中國經濟今年底超越美國,給中國的懷疑者當頭一棒,但是中國要長久保持第一還要吸取各種教訓的。
  對此,中國的學者們對於英國的《金融時報》以及一些外媒的評價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認為,世行的這個報告是需要正面的來看,但是不要驕傲的來看,因為中國今年或將成為全球最大世界經濟體的結論其實是相對合理的,去年中國的GDP達到了10億美元,美國是16億美元,這樣人民幣匯率用來衡量就被低估了,因為出口給美國的產品之中低端的基礎產品是占多數的,低價銷售時反映的幣值也會被低估。嚴格來說,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兩三年前就超過美國了。此外的話,其實人均GDP和兩個國家經濟總量也是兩回事,比如說一個蘋果和一堆西瓜各十萬噸,不能說蘋果個頭小就認為重量有差別,中國的福利落實到個人身上,沒有美國那麼好,但是不能說總量沒有美國大。曹和平還認為就是說,當然人均好才是真的好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人均好和總量好都是必要的。  (原標題:世行報告稱“中國年內超美成世界最大經濟體”引爭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34imlsy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