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近期就“美國公眾對華裔美國人的看法”這一話題進行了持續報道,分析了華裔在美國的生活狀態,並對“模範族裔”、歧視等現象進行了剖析。文中提出,美國對華裔的歧視雖相較以往有所緩解,但仍持續存在。
  在美國,華人作為少數民族族裔的一支,一直以來被稱為眾多少數民族族裔中的“模範族裔”,很多華人將其理解為這是美國主流社會對美國華人的肯定,這個稱號是個“桂冠”,而且這頂桂冠在美國少數族裔中可以說是獨有的,但是也有很多華人認為,這對於在美的華人來說,並沒有多少值得驕傲的,因為從歷史上來看,華人從19世紀起,就為美國西部鐵路建設出過大力,在遭到美國唯一針對少數族裔的“排華法案”打擊後也忍氣吞聲。但即使是這樣安分守己,也並沒能獲得足夠的尊重——“排華法案”100多年以後,美國國會緊緊是表示“遺憾”,連正式道歉都沒有,華人群體對此也沒有太多反對聲音。
  如今,美國媒體就“美國公眾對華裔美國人的看法”進行持續報道,其實還是從一個側面說明,美國社會對華歧視的現象還沒有徹底消失,美國華人還是無時無刻不生活在一個充滿著各種明裡暗裡不同方式的歧視的環境中,甚至有些歧視還很直接和尖銳,比如ABC電視臺吉米秀中“殺光中國人”的言論,福克斯電視臺主持人貝克爾辱華言論等,這都是廣為人知的,還有些歧視是讓華人如鯁在喉的,但是又沒法表達出來,比如在美國,不僅是華人,包括各有色人種移民都會被問及一個問題:你從哪裡來?而且這個“哪裡”往往問的不是出生地,而是祖籍國,往往很多人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還是帶著一種種族和國籍上的優越感,所以很多有色人種在被問到此類問題時都會感到很無奈和不悅。
  關於對華人群體的歧視,還和美中兩國人之間習慣和風俗的差異有關,比如我們常常討論和“反思”的華人愛扎堆大聲講話,不太註意給別人造成的影響這件事情,實際上就是一些風俗和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各種誤解,而很多美國人也因為對華裔居民的各種猜疑讓彼此更難以互相接近和進一步瞭解。
  所以,對於在美華人來說,如何進一步的入鄉隨俗,轉變角色,積极參加各種社團活動,讓自己儘快的融入到當地社會的主流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這可能是消除一些美國人對華裔族群產生各種誤解的最好辦法。最便捷的通道就是參加到各種華人社團中,積极參与美國社會的各種政治活動中去,爭取到一定的話語權,並且在行使美國公民權利的時候能夠積極發聲,以政治參與的熱情和社會活動積極響應的態度來獲得更多美國人的重新認識和歡迎,這是當前華裔美國人正在努力的方向。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清醒的看到,無論華人怎麼付出百倍努力,種族歧視的因子還是存在於美國主流社會,所以華裔美國人也務必要保持本民族的一些文化特性,沒有必要完全西化,因為無論怎麼努力融入美國主流文化圈子,畢竟還是有一副中國面孔,所以能夠兩方兼顧自然是最好,即使兼顧不了,也要保持人格尊嚴的獨立和本民族權利與榮譽的積極捍衛,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成為沉默的一群。(王麗)  (原標題:美國消除對華歧視還需時間和各方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34imlsy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